当前位置:考试网  > 试卷库  > 建筑工程  > 建造师  > 一级建造师  > 水利水电工程  > 根据《防洪法》,在河道上修建跨河桥梁,其()应当报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试题预览

根据《防洪法》,在河道上修建跨河桥梁,其()应当报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更新时间:2024-11-15 20:51:14
A、工程设计方案
B、工程施工方案
C、工程建设方案
D、工程补偿方案
收藏
纠错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暂无解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混凝土面板宜采用单层双向钢筋,钢筋宜置于面板截面()。

某水库枢纽工程有主坝、副坝、溢洪道、电站及灌溉引水隧洞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总库容5.84x108m3,电站装机容量6.0MW,主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90.3米,灌溉引水洞引水流量45m3/s,溢洪道控制段共5孔,每孔净宽15米,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

事件:

事件一:为加强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根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第14页共21页等有关规定,项目法人组织制定了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等多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核查。

事件二: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对各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分别进行了辨识和评价,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部分单位工程危险性大小值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和财产损失情况如下:

主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240,可能造成10~20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0~3000万元,副坝:危险性大小值D为12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0~300万元,溢洪道:危险性大小值D为270,可能造成3~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0~400万引水洞:危险性大小值D为540,可能造成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0~1500万元

事件三:电站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编制了施工措施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施工用电有系统电网接入,现场安装变压器一台;

(2)基坑采用明挖施工,开挖深度95米,下部岩石采用爆破作业,规定每次装药量不得大于50kg,雷雨天气禁止爆破作业;

(3)电站厂房墩墙采用落地式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墩墙最大高度26m;

(4)混凝土浇筑采用,塔式起重机进行垂直运输,每次混凝土运输量不超过6m3,并要求风力超过7级暂停施工。

【问题】

1.指出本水库枢纽工程的等别、电站主要建筑物和临时建筑物的级别,以及本工程施工项目负责人应具有的建造师级别。

2.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和《水利工程施正安全管理导则》(SL721-2015),说明事件一中“三类人员”和“三同时”所代表的具体内容。

3.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依据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数量及财产损失情况,重大危险源共划分为几级?根据事件二的评价结果分别说明主坝、副坝、溢洪道、引水洞单位工程的重大危险源级别。

4.根据《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在事件三涉及的生产、施工作业中,宜列入重大危险源重点评价对象的有哪些?

招投标阶段,工程量计算中需另行计量的工程量有()。

按《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为()。

某平原区枢纽工程由采用闸、站结合布置方式,泵站与节制闸并排布置于调水河道,中间设分流岛,如图1所示。该枢纽工程的发电装机容量为200MW。

该枢纽工程在施工期间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为方便施工导流和安全度汛,施工单位计划将泵站与节制闸分两期实施,在分流岛部位设纵向围堰,上、下游分期设横向围堰,

如图1所示。纵、横向围堰均采用土石结构。该基坑处于黏土地层,且边坡不稳,故采用管井井点降水。

事件二:泵站厂房施工操作平台最大离地高度38.0m,节制闸启闭机房和桥头堡施工操作平台最大离地高度25.0m。施工单位采用满堂脚手架进行混凝土施工,2014年3月10日甲工夜间在节制闸启闭机房操作平台工作。

事件三:施工单位为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在施工区入口处悬挂“五牌一图”,对施工现场的“三宝”、“四口”、“五临边”作出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

【问题】

1.指出本枢纽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以及施工围堰的洪水标准范围。

2.根据事件一,本枢纽工程是先施工泵站还是先施工节制闸?为什么?

3.事件一中基坑降水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你认为合适的降水方案是什么?

4.指出高处作业的级别,事件二中甲工的作业属于哪个级别以及高处作业的种类?

5.事件三中提到的“三宝”、“四口”指的是什么?

热门试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