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大克鼎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大克鼎。
大克鼎
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西周晚期(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青铜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陕西扶风(今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任村)出土,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大克鼎通高93.1厘米,重201.5千克,口径75.6厘米,腹径74.9厘米,腹深43厘米,造型宏伟古朴,鼎口有大型双立耳,口沿微敛,方唇宽沿,腹略鼓而垂,称敛口侈腹,是典型的周鼎器形之一。鼎足着地点比上端略宽大,重心略向外偏,是商代柱足已开始向西周晚期之蹄足演化的重要例证,显得沉稳坚实。
大克鼎颈部饰有三组对称的变形饕餮纹,相接处有突出的棱脊,凡六出;腹部饰一条两方连续的大窃曲纹(即波曲纹),环绕全器一周,线条雄浑流畅。鼎腹内壁亦铸有铭文2段,共28行,290字,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的内容。
大克鼎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其格式、体例,以及铸刻方法,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青铜器的铭文是按照墨书原本先刻出模型再翻范铸造出来的。由于西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精湛,铭文一般都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墨书的笔意。此铭文字体规范,字迹优美,笔画圆润,结构和谐,是西周晚期具有代表性的金文字体之一。
贰,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上虞贴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王羲之《上虞贴》。
王羲之《上虞帖》
王羲之《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草书,麻纸墨迹,纵23.5厘米,横26厘米,7行58字,收刻于《淳化阁帖》《澄清堂帖》《大观帖》等,著录于《宣和书谱》《东图玄览》《墨缘汇观》等,为《宣和书谱》所载《得书》三帖之一。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
《上虞帖》是书圣因患病未能会见朋友一面而写的信札,随意洒脱,自然快意,不拘小节,线条厚重,变化丰富,疾速分明,开合自如,气韵遒劲,张力四溢。上海市博物馆所藏本,左右两上角皆钤有南唐墨印“集贤院御书印”半印、“内合同印”朱印,宋徽宗的泥金书签题“晋王羲之上虞帖”,“政和”、“宣和”以及双龙朱文圆印,而一方“政和”朱印正押在左上角的“集贤院御书印”墨印之上。
卷的前后隔水及拖尾尚有宋徽宗的“御书”葫芦印、“内府图书之印”。北宋内府的原装尚完好无损。南唐“集贤院御书印”、“内合同印”,即宋人所称的“金图书”。传世古书画上并用此两印者,独见此《上虞帖》,而南唐的“内合同印”,尤为其他古书画上所见。
1969年10月,该版《上虞帖》移交上海博物馆,但被定为赝品。直到1975年,经谢稚柳鉴定,又经上海博物馆科学实验室用软X光透拍,显现出南唐内府的收藏印“内合同印”朱印和“集贤院御书印”墨印,于是断定此《上虞帖》为唐摹本。此帖由装裱大师严桂荣先生修复,在修复时使用了“火烧法”古书画装裱与修复方式,使帖色深褐、纸本破碎、有18处损坏的唐摹本重现光彩。
叁,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鸭头丸贴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王献之《鸭头丸贴》。
《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唐代摹本,共有两行15字,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这幅作品运笔非常熟练,笔画劲利灵动,风神散逸,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笔锋人纸灵巧而又变化多姿,方笔、圆笔、侧锋、藏锋都有,如“鸭”、“当”两字起笔处是顺着笔锋直接入笔,“故”字起笔是侧锋,“头”、“不”等字与上一字相连,所以是逆锋起笔,但也有以顿笔和藏锋起笔的,如“明、君”等字。
该帖字与字之间气脉贯通,连中有断,如第一行“明当必”,第二行的“集当与”笔画连绵,而“佳、明”,“与、君”等字之间重新起笔,调整笔锋,但暗中还是有呼应,断连结合使整幅字有疏有密,空白灵活。
帖中的10多个字曲直结合:横竖较直,有刚劲之美;又有圆转外拓的曲笔,有遒婉之美,用墨巧妙自然,墨色有枯有润,变化丰富。章法上行距很宽,显得萧散疏朗,堪称是一幅不拘法则而又无处不存在法则、妩媚秀丽而又散朗洒脱的草书精品。
此帖原藏宋太宗秘阁,经宋徽宗宣和内府,宋亡后为元文宗藏,后赐柯九思,明重入内府,后又从内府散出,万历年间归私人收藏家吴用卿,崇祯时入吴新宇家,清光绪时为徐叔鸿所得,民国时归叶恭绰收藏。
此帖帖前,有明代进士王肯堂题签:“晋尚书令王献之鸭头丸帖”。卷上钤有宣和诸玺:“双龙”“宣和”“政和”等。文后有“天历之宝”大方印,印下有元代著名学者虞集题记云:“天历三年(1330)正月十二日,敕赐柯九思,侍书学士臣虞集奉敕记。”以上印玺及款识均为真迹原配。
在其后又拼一纸,为宋高宗赵构赞语:“大令摛华,夐绝千古。遗踪展玩,龙蟠凤翥。藏诸巾袭,冠耀书府。绍兴庚申岁复古殿书。”上钤印“御书之宝”。再后为北宋人柳充、杜昱观款,明王肯堂、董其昌题记,清周寿昌、江标等人题跋。
肆,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高逸图据说上海博物馆是一座极具现代化的博物馆,先进的消防设施,先进的自动化文物图书与楼房的自动化管理。那么,这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又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着城市文化一起来了解下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之高逸图。
孙位高逸图
画名“孙位高逸图”为宋徽宗赵佶所题,这幅图所描绘的是魏晋时期脍炙人口的竹林七贤的故事,该画作刻画了魏晋士大夫“高逸风度”的共性,又刻画出了他们的个性。现存《高逸图》为《竹林七贤图》残卷,图中只剩四贤。在长卷式的画面上,主体人物是四个封建士大夫分别坐于华丽的毡毯上,每人身旁都有一名小童侍候。
该图最右边的是山涛,身披宽襟大袍,上身袒露,双手抱漆,体态丰腴,倚着华丽的靠垫而坐,眼睛像是盯着正前方,眉宇间流露出矜持、傲慢的神色;第二个手执如意作舞的是王戎,眼睛也平视前方,一副自得其乐的表情;第三个捧杯纵酒的无疑是唯酒是务的刘伶,他蹙额回首,作欲吐状,小童则手持唾壶在身旁跪侍;第四位是手执尾尘的阮籍,他身着宽大的衣袍,似面带微笑,悠然而坐,旁边的小童端着杯几,俯首侍候。画中人物彼此之间以蕉石树木相隔,使气氛静穆安闲。在这幅残缺的《竹林七贤图》中尚缺嵇康、向秀、阮咸3人。
《高逸图》卷后有明朝司马通伯的题跋,图上钤有北宋内府“宣”“和”、“政”、“和”朱文连珠印记,“御书”、“政和”、“宣和”、“睿思东阁”、双龙朱文印记,并有清梁清标、清内府收藏印记。
说到这幅《高逸图》的创作时代背景,要回溯到唐朝安史之乱后,上层建筑频败、一蹶不振,再难发挥艺术的创造力,而宗教的又妨碍了寺庙的建设。故文人们为逃避现实,又像当年的“竹林七贤”那样从酒、音乐、文学、宗教和哲学中寻求解脱,这些文人画家的作品,如孙位的这幅《高逸图》,都归为“逸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