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公管仲鲍叔故事1、鲍叔牙的故事——管鲍之交,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2、管仲的故事——尊王攘夷,这则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后来成为面对外族入侵时,结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同义词,齐桓公执政期间,在管仲的辅佐下,对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齐桓公实行的“尊王攘夷”政策,由管仲提出,使其霸业更加合法合理,同时也保护了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存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3、鲍叔牙的故事——勿忘在莒,公元前667年,郑国与齐国结盟,回国后,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曾在一起饮酒,饮到高兴时,桓公对鲍叔说:“为什么不给我祝酒。”鲍叔捧杯而起说:“希望您别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别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别忘记车下喂牛的时候。”桓公离席再拜说:“我和两位大夫能够不忘记您的忠告,国家就一定没有危险了。”
(2)齐桓公管仲鲍叔牙人物特点1、齐桓公有两大特点:一是心胸宽广,有容人之量,二是相信臣子,能够放权。
2、管仲特点:达而念旧,富贵不相忘,善于治国,不拘小节,聪敏机智。
3、鲍叔牙特点:慧眼识才,不计小节,真心代友 桓公:宽容大度,从谏如流,不计前嫌。
(3)齐桓公出自哪本书齐桓公出自《史记》。《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齐桓公,本名吕小白(?-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
(4)齐桓公是一个怎样的人作文1、在齐襄公在位的时候,国家的政局十分的混乱。在争夺君位的时候,公子小白最终夺得了胜利,成为了新的国君,也就是历史上后来的评说的,那个时期最厉害的五位霸主之中的首位齐桓公。
2、当时因为政变,襄公被杀害,小白跟自己的哥哥公子纠也各自出逃到了别的国家。后来国家的叛乱被平息,齐国讨论要重新立一个君主。于是他们得到消息之后都纷纷赶回齐国,管仲是负责保护哥哥的,但是他却奉命带兵拦截小白回国,并用射杀了他。他假装死去,骗过了管仲,让人以为他已经死了。而他的哥哥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决定慢慢的赶回齐国,在路上行走了六天。但是没有想到小白没死,还偷偷的提前赶回了齐国,被立为了新的国君。
3、他继位以后,就派兵攻打鲁国,他的臣子鲍叔牙给鲁国的管理者写了一封信。说桓公念及兄弟之情,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哥哥,请收留他的鲁国动手将他杀死。至于他的老师管仲,还请送回齐国,如果鲁侯不听从这信中的命令,那么齐国就将出兵讨伐他们。鲁侯畏惧齐国,不得不按照信中所说的那样做。于是他们讲公子纠杀害,而辅佐他的管仲就被关起来了。
4、桓公想起当日管仲射杀自己的事情,就要下令杀了他。但是叔牙却劝说他,说自己虽然很荣幸能够在他的身边侍奉,但是以他的才能和朝中另外的大臣联起手来,也仅仅是能够治理一个小小的齐国。但是如果君主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那么一定要将管仲收为己用。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哪个国家能够得到他,都能变得越来越强盛。所以一定要得到他,并且不能失去。桓公最终放下了对他的恨意,将他接回了齐国。后来在他们讨论君王权术的时候,桓公惊讶于他的才能,最终拜他为相。
5、有了这个重要的臣子之后,他们联起手来励精图治,共同治理国家。管仲建议实行了很多改革,在国家内部整顿朝政,对外尊敬诸侯王,并通过战争来取得外夷的地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任用了很多有能力的出色人才。这也使得齐国变得越来越强盛,成为春秋时期霸据一方的绝对强国。他在位期间,四处征战,扩大了齐国的领地,一时享誉盛名。
6、但是到了他晚年的时候,却有些昏庸。一次管相国得了重病,桓公问他在所有的臣子中有谁能够代替他成为新的相国。管相回答说桓公才是最了解群臣的人,又何必来问他呢?于是桓公就问他说易牙这个人怎么样?他回答说这个人会杀掉孩子来讨好君王,是一个没有人情的人,所以不能担任相国的职位。后来君主又问道说开方怎么样?他回答说这个人能抛弃自己的亲人来取得君主的欢心,所以也不适合。桓公又问那竖习呢?他说这个人连自己都能伤害,又怎么会好好的管理国家呢?所以也不行。
7、但是在管相死后,君主没有听从他的话,反而重用了这三人,最终导致了他们专权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