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组题网  > 生活常识  > 生活常识  > 土族做工精细,巧夺天工的刺绣艺术

土族做工精细,巧夺天工的刺绣艺术

更新时间:2024-11-25 11:55:57

  ①土族做工精细,巧夺天工的刺绣艺术刺绣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门必修课,而刺绣的绣法也是有着许多的种类。其中最复杂巧妙的要属土族的盘绣了,它融汇了土族的文化内涵,让刺绣不管从哪方面都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土族文化吧!

  盘绣是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盘绣也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

  土族曾是一个马背上驰骋的民族,勇士们披坚执锐,也一定少不了盘绣品的装饰,厚实耐用的盘绣品符合了青海高原将士们出击杀敌时的军备需要。进入农耕时代后,盘绣品上的花草鸟禽图案,是土族人对田园生活的描述,反映出他们祈愿风调雨顺,生活美满的心理。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文化部和有关人士,对土族盘绣作了大量的发掘、抢救、继承和保护工作,古老而独特的土族盘绣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据考古发现,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出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有类似盘绣的盘绣品,由此可以推知,在公元四世纪左右,盘绣技艺已经发轫。土族盘绣在一千多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有民俗学、美学等多种价值。

  青海省互助县的土族盘绣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绣法多样。主要表现在对服饰的精心装饰上,土族人的头饰、衣领、衣胸、辫筒、腰带、围肚、鞋袜以及枕巾、针扎、荷包、烟袋、背包等都有盘绣。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盘绣是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

  土族盘绣由于精工耗时,绣品经久耐用。土族盘绣应用十分广泛,民间盘绣非常活跃。时至今日,土族妇女从头到脚用盘绣装扮,看上去花枝招展,如仙女下凡一般。

  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盘绣的图案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包括法轮(土语称为“扩日洛”)、太极图、五瓣梅、神仙魁子、云纹、菱形、雀儿头、富贵不断头、人物、佛像等几十种样式。

  您可能还喜欢:

  极具魅力的朝鲜族服饰文化

  独特的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

  景颇族民间传统体育:汤碟

  有民族特色的帅气舞蹈:刀舞

  ②民间歌曲,土族的精神财富音乐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而有的人在听音乐时不仅他在听后会感到舒心,并且在听歌曲的时候也会随着歌曲波动而有情绪起伏。让人觉得这一天的疲惫就这么消失了。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土族文化吧!

  土族音乐属于风俗性歌曲,土族民间音乐多用五声音阶或六声音阶,并用四度五度音做为调式骨架音。节奏大都使用3拍子,也有少量的2拍子。宴席曲、花儿常运用八度音程的跳进使旋律刚健、激越。

  土族的民间歌曲可分为:

  宴席曲

  按内容可分为赞歌和问答歌两类。赞歌,内容多为赞颂对方,常作为问答歌的引子。一般由两个乐句组成,节拍自由,旋律起伏较大。进行中常出现下滑6~8度的音程,是旋法上的特点之一。问答歌内容广泛,从天文地理、生产知识到宗教信仰等,富有知识性。其曲调铿锵有力、曲尾收束干脆而不拖沓。流传在互助一带的宴席曲,多用土语演唱;流传在民和县官亭地区的用汉语演唱。

  婚礼曲

  土族传统的仪式歌曲,也称喜曲,贯穿于婚礼的始终。如婚礼开始唱《纳信妥诺》(“纳信”指男方派去迎亲的人),依次唱问答歌《唐德格玛》,取笑纳信的诙谐歌《纳信斯果》,仪式歌《依姐》,以及告别亲人的《兴马老》,送亲唱的《拉隆老》,答谢媒人的《西买其瓦日哇》,宾主互相敬酒的《的尕迭》,婚礼结束时唱《黑姐》等,内容风趣诙谐,曲调规整,节拍清晰分明。

  歌舞曲

  土语称“安召”。凡喜庆佳节或婚礼宴席中,人们围成圆圈,旋转歌舞,曲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节奏多为3拍子。领唱的乐句简短,合唱的乐句较长,往往带有延长音的衬句。内容多为庆丰收,祈求人畜兴旺等。主要曲目有:《兴马老》、《嫂老老》、《召引召》、《拉莫沿召》等。其音乐特点是常从主音下方四度为起点五声音阶式上行级进到最高音,形成高、低相距八度的旋律。

  叙事曲

  土族的每首长诗都有专门的曲调,大多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音域在一个八度以内。旋律进行平稳,具有朗诵性。曲目有《拉仁布与且门索》、《格萨尔》、《祁家延西》等。

  儿歌曲

  常以寓言的形式进行叙述,内容富有哲理性。曲调抒情优美。曲目有《布柔由》、《登登马秀》、《阿且什戈玛》等。

  花儿

  土族将花儿及土语演唱的情歌皆称“哈达过道”,每年农历六月六日的庙会上,比赛花儿成为土族民间传统的盛事,歌手一般都运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曲令有:“好花儿”、“红花儿姐”、“杨柳儿姐”、“九月的菊花儿”、“尕连手”、“梁梁上浪来”等。曲调多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并用下滑音来结束每个乐句,这是土族花儿突出的特点之一。

  您可能还喜欢:

  佤族祭祀活动中的镖牛活动文化

  别具一格的东乡族建筑

  东乡族古老的传统习俗,吃平伙

  佤族祈求平安的传统习俗:摸你黑

  ③土族有多少人口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总人口数为289565人;土族,是中国人口比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国家在1979年为土族人民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以汉语拼音字母为字母形式的土语文字,主要聚居在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青海的民和、大通两县和甘肃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也比较集中,其余的则散居在青海的乐都、门源、都兰、乌兰、贵德、共和、西宁和甘肃的卓尼、永登、肃南等地;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没有系统的文字记载,民间传说在各部土族中又相互歧异,族源问题至今尚无定论,土族基本上是全民信仰藏传佛教。元末明初,藏传佛教传入土族地区并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发展尤为迅速,其次是萨满教;土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式样别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传统的男子服装,头戴织锦镶边的毡帽,传统土族妇女的头饰很复杂,戴各种扭达头饰。

  ④土族服饰典型的标志:彩虹袖土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他们的服饰种类特别多,色彩也是绚丽亮彩,七彩颜色的搭配让人有种诗情画意的美感。这样的服饰是土族人民精神凝聚的物质象征。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土族文化吧!

  土族人的服饰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土族做为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服饰种类繁多,别具一格,如:绚丽多姿、恰似彩虹的“花袖衫”,艳丽夺目、巧夺天工的刺绣饰物、线条流畅、典雅美观的“恰绕”(鞋类),鲜艳别致的“扭达儿”(帽子的一种)等。

  土族服饰融畜牧及农耕文化特征于一体,风格独特,绚丽多姿。最为醒目的有土族妇女的花袖衫,土语“秀苏”是最美丽、最具代表性的外装。花袖衫来自“七彩鸟”的爱情传说花袖衫因此更具遐想空间,七种颜色搭配和谐,对比鲜明,艳丽夺目。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感。

  “扭达”是土族新娘出嫁时所戴的头饰,可分“托欢扭达”和“适格扭达”两种,前者为高贵者拥有,而后者就较为普遍,土族地区还有美丽姑娘腊月花用“扭达”战胜妖魔的神话传说,是土族妇女代表吉祥的头饰,锅盔帽是成年土族妇女所戴帽饰,因为形似土族饮食当中的锅盔馍馍而得名,土族男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白毡帽,是用精选的羊毛擀制而成,形似元宝。“普斯尔”(腰带)集中了土族刺绣的精华,展现了土族刺绣能手的高超技艺,内容丰富,无与伦比,堪称土族民族艺术之一绝。

  土族服饰是土族民族精神凝聚的物质象征,民族服饰具备较强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较高的审美价值。互助土族服饰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及民俗文化成分,具有很高的民族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民族文化的遗存之一,互助土族服饰文化记载着本民族变迁史上许多重要的文化信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层面上折射土族在成长过程中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构建本民族文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互助土族服饰融游牧文化与农耕文明为一体,蕴含着土族的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及民族文化的诸多成分与元素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土族分布于青藏高原高寒地区,为了御寒,做服饰所用的材料都是较为厚实的布料,款式很多以长袍为主,颜色大多以黑色为主,在不断地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了独有的民族地域特征。作为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服饰别具一格,精美的刺绣、多彩的花袖衫、古朴大方的款式,承载着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内涵,具有很强得民族文化艺术特征。

  土族人民的热情、土族人的真挚,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七彩阳光。而她们七彩的服饰就是土族儿女向往美好生活的象征。

  您可能还喜欢:

  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

  仙女节,怒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锡伯族有趣的风俗文化:发面饼与好儿媳

  男女青年传情示爱的媒介:葫芦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