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老子道德经》第十五章的内容如下: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翻译: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二)道德经让人平静的句子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5、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7、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8、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9、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3、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14、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15、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6、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7、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1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1、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2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2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24、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25、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6、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2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三)老子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涉及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文意深奥,包涵广博。